强化示范引领 打响藏北品牌
2019-10-22 10:21:24      来源:西藏日报    
0

本网消息 近年来,那曲市色尼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那曲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打造嘎尔德扶贫畜牧产业示范基地为抓手,以合作组织、寄畜还畜为依托,以奶制品深加工为突破口,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牧户”的经营模式,科学整合“一村一合”“寄畜还畜”项目资源,统一品牌、统一订单、统一销售,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立足资源优势 打造示范基地

色尼区在深入调查研究、依法依规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查阅法律法规依据的基础上,立足高原无污染畜牧业这一特色优势产业,以乳制品深加工为核心内容,兼营牲畜养殖、人工种草和经济作物试验种植,选址罗玛镇4村,打造嘎尔德扶贫畜牧产业示范基地。基地距那曲市区36公里,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基地计划总投资10766万元,规划用地9990亩,目前基地牦牛存栏数为690头,其中产奶母牛150头、种公牛10头、怀孕母牛190头、幼畜340头。

坚持市场理念 构建运营机制

嘎尔德扶贫畜牧产业示范基地由色尼区国有企业嘎尔德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在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按照《公司法》,选调2名农牧业务素质较高的正式干部指导运营,聘请了6名政治立场坚定、懂经营、会管理、有经验的群众参与运营。立足嘎尔德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法依规整合“寄畜还畜”“一村一合”、畜牧业合作组织等项目,依托奶源基地建设(政府购买母牛+牛犊,以50对为单位交给村级经济合作组织饲养,所有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和“寄畜还畜”项目(政府购买奶牛+牛犊,以10至20对为单位寄养在符合条件且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家中,寄养时间3至5年,到期归还母牛,小牛犊及寄养期间所产生的一切收益归贫困户所有),将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和贫困户、普通群众纳入原奶供应渠道,构建起了“公司负责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品牌打造,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奶源基地运营、收购群众原奶,贫困群众通过投劳、出售牛奶获得收入”的运营机制。

目前已吸纳71个贫困村、3200户16000余名群众(其中贫困户800余户3800余人)向基地供奶,“一村一合”奶牛存栏7600头(含幼畜3800),贫困户奶牛存栏6500头(含幼畜3250头),其他富裕户等奶牛存栏7000余头。

把准利益联结 带动群众增收

嘎尔德扶贫畜牧产业示范基地通过签订合同,租赁生产资料、创造就业岗位、收购原奶等途径,极大地提升了广大牧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截至2018年底,直接受益群众3844户18866人。支付草场流转(租)金1.98万元,受益群众29户147人,其中贫困群众10户45人;基地直接就业30户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40人,返乡大学生12名,发放薪金133万元;人工种草参与劳务输出215户1450人次,其中贫困户50户212人次,发放薪金180多万元;“寄畜还畜”受益贫困户320户1210人;原奶收购受益群众3200户16000余人,其中贫困户800户3900余人,兑付酬金669万元。

同时,基地依规为符合社保条件的20名职工缴纳了养老保险。今年该基地厂房全部建成投用后,将提供就业岗位105个;通过“一村一合”奶源基地建设,将间接带动670余名贫困群众在“一村一合”就业,年底将按照纯利润的70%给493名贫困群众分红;覆盖12个乡镇,受益群众预计13000余户58000余人。

抓好产品营销 打响藏北品牌

嘎尔德扶贫畜牧产业示范基地生产酸奶、牛奶、酥油、塔然、奶渣等特色奶制品,把那曲作为近期主要销售市场,通过色尼区精惠公司门面及向本地中小学校供应营养奶等方式销售产品。同时,基地积极布局区域外市场,把拉萨作为远期主要销售市场。截至目前,已在拉萨市区开设销售门店4家,初步打响了嘎尔德奶制品品牌,2018年乳制品销售额为804.87万元。

在充分考虑那曲自然环境实际和牧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基地依法依规积极尝试人工种草及芫根、土豆、萝卜等经济作物种植。2018年,人工种草面积达5639亩,干草产量达502吨,总产值150万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00亩,总产值达31万元。人工种草部分留作基地防抗灾草料,部分出售给各乡镇;经济作物主要出售给机关单位及本地牧民群众。(西藏日报 记者 谢伟 张宇 万靖)

责任编辑:次仁曲西

主办:色尼区人民政府 地址:西藏那曲市色尼区文化中路26号 电话:0896-3339792
网站标识码:5424210001 公安备案号:藏公网安备 54242102000103号 工信部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176号-1
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 站点地图